“今年我再也不用為收割小麥發愁了,前幾天村里的大學生村官主動找上門問俺有什么困難,這讓俺吃了定心丸。”河南省修武縣郇封鎮西常村張常有老人高興地說。這只是該縣大學生村官深入農戶服務“三夏”生產的一個縮影。(新華網 6月24日)
“基層實踐是培養鍛煉干部的‘練兵場’”;“農村是一個大舞臺,基層是一個大課堂,農民是一名好老師”。習近平擔任黨和國家的領導人以來,高度重視年輕干部選拔培養,并反復強調了基層鍛煉的重要性。
很多剛走出校園的學生,通過考試選拔走上大學生的崗位,還沒有完全適應社會,骨子里還存有放蕩不羈的一面,過于自信,說話不夠謹慎,給人感覺有些狂妄,作為年輕干部要放平心態,不能急于求成,否則會事倍功半。
年輕干部內心充滿激情,他們有為夢想拼搏的干勁,有敢于投身在社會主義建設中得勇氣,有為人民謀幸福的心智。他們的內心是“狂野”的,但不是“天馬行空”。他們有理想,有抱負,但是浮躁,沖動總是伴隨左右。這就需要對大學生村官進行正確的引導,把“姿態”放低,全身心的投入到國家建設中,投入到為人民謀幸福中去。作為大學生村官更要放平心態,擺正位置,深入基層,才能更好地接“地氣”,更好地為廣大人民群眾服務。
大學生村官放平心態才能更好的接“地氣”,才能走得更高,更遠。大學生村官要到基層一線和艱苦地區經風雨見世面,在急難險重任務中鍛煉提高,在改革發展穩定實踐中增強擔當,始終走與人民群眾實踐相結合的成長道路。大學生村官需要到基層去接受錘煉,接一接地氣,了解基層群眾的喜怒哀怨,為走好群眾路線打好堅實的基礎,這是年輕黨員干部成長起來的必由之路。
大學生村官在農村要積極配合基層黨組織工作,既要做基層黨組織的參謀助手,又要做基層黨建的實踐者。要在工作中發揮文化水平高、領悟能力強的特長,幫助農村黨組織謀劃工作,做好農村黨員以及入黨積極分子的教育。要在農村積極實踐黨的方針政策,帶頭開展的黨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