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應屆大學生村官已工作兩月有余,部分大學生在論壇、貼吧中交流工作:壓力大、任務多、擔子重,最擔心的是能力不足,導致工作做的不到位、領導不認可、老百姓不滿意。剛從學校走向社會,難免有方式方法不優、知識儲備不夠、工作經驗不足等現象,大學生村官應全力克服“本領恐慌”,積極學習、努力適應、大膽實踐,才能將自己需要的知識、能力和職業素質培養好,造福一方百姓。
堅定理想信念,筑牢思想防線。大學生村官工作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人才工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重點、難點和希望都在農村,大學生村官肩負著強村富民的使命,要端正思想態度,積極面對工作,冷靜處理各種疑難問題。有些村的條件艱苦,干部文化程度不高,而任務重,責任大,使得部分大學生村官心理落差明顯,產生畏難情緒,心態也發生轉變,回避挫折,抵觸困難。面對紛繁復雜的問題,是裹足不前、退避三舍,還是勇往直前、迎頭而上,直接考驗著大學生村官的能力。。只要有信心,黃土變成金,克服焦慮期,將人生最美好的時光扎根基層,才能為老百姓做點實事。萬事開頭難,大學生村官要積極適應新的工作環境,新的民俗風情,用樂觀陽光的心態融入到老百姓的生活中;要時常端正思想,避免偏激,正視工作的煩惱與不足,才能為克服“本領恐慌”找到好的辦法。
樹立創新意識,充實知識儲備。年輕人朝氣蓬勃,工作要注重創新,但前提條件是做好本職工作,勝任各項工作,能有效地提高效率。有時新的大學生村官面對枯燥的信息輸入工作,耐心不足,總想做點大事情,不太希望做太多的“無腦工作”。其實工作不分“有腦”和“無腦”,心在人民原無論大事小事,重復的工作可以培養耐力,不重復的工作可以培養能力,能否靈活主動地開展工作,保質保量地完成任務是當務之急。大學生村官應敬畏“本領恐慌”,善于找不足,并多個渠道、多種方式謀求改善,積極學習,看書讀報,文理兼修,重視農業知識和政治理論的儲備。作為從校門邁入村門的新生力量,大學生村官肩負著為村發展添活力、增動力和挖潛力的重要職責。在思想境界提升、知識結構更新和法制意識加強的基礎上,向群眾學習才是克服“本領恐慌”重要途徑。
加強調查研究,努力躬身實踐。大學生村官的“本領恐慌”,多為實踐上缺乏經驗、交流上略有難處、工作中缺少方法。剛走出校門不久,缺乏經驗在所難免,要多花時間學本領,利用好每一分每一秒長才干,循序漸進地學本領;當地話是凝結情感的紐帶,大學生村官應積極學習和適應,在內心贏得共鳴;只有努力實踐,密切同人民群眾的聯系,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方法,贏得老百姓的支持和認可。要把實踐變成一種常態的過程,要善于把書本上的理論知識放在實踐中進一步認識、體悟、檢驗和發展,逐漸把理論知識內化、升華為自己的理論素養和本領,做到為我所用,將“本領恐慌”轉化為實踐的動力;同時,在實踐中要注重調查研究,走訪群眾,慰問老干部和有困難的村民,虛心聽取老百姓的意見和建議,以便于更好地開展工作。
基層干部最大的本領莫過于設身處地為百姓著想,最大的才干莫過于腳踏實地為百姓辦事。打破“本領恐慌”的困境,和老百姓保持零距離,離不開信念、學習和實踐這三駕馬車。大學生村官應端正思想,不斷學習,大膽實踐,更快地提高本領,用無悔青春開拓農村發展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