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馬向陽下鄉記》中主人公的事跡,向我們生動展示了村官的艱難,并非演繹如此,事實的確存在,平實真摯的情感直接觸動我們的內心。劇中馬向陽由于一紙調令,來到農村基層一線,從有能耐的、靠譜的、懶散的城市小公務員,變身村莊第一書記,在一年的基層鍛煉時間里以行動實踐了自己立下的“廣闊天地,大有作為”鐵誓,實現了“讓大槐樹下長出金子”的夢想。對于剛踏入工作崗位的大學生村官來說,了解農村,融入農村,這部劇確實有很多借鑒之處。
遠離家鄉忠孝難兩全。主人公馬向陽的老舅失憶住院,由于組織工作安排的原因無法在身邊服侍,不得已將老舅托付給朋友照顧,最后只能住在老年公寓中。而我們剛步入基層的大學生村官,有的來自外地的城市,遠離自己的家,不能經常回家看望,就像我放假回家的時候,來回路上就要耽誤很長時間了;我們選擇深入基層、服務農村的同時,就沒有更多時間陪伴家庭,自然難以和家里人共享家庭的快樂。
環境惡劣克服環境難。馬向陽所居住的地方是一所村內廢棄學校改造的場所,不像他在城市的家里,設施齊全,到了晚上更是因為蚊蟲叮咬或山野間傳來異樣的響聲而無法安心入睡。這讓我聯想起剛到村的自己,也是面對類似的環境,屋子里滿是灰塵,已經好久沒有人住了,我打掃了一天才勉強有個樣子。和馬向陽一樣,剛到的頭一個星期很想逃出去,可是慢慢的,“既來之,則安之”的心態讓自己習慣了這里的生活。
人員復雜融入群眾難。“地頭蛇”的宗族大佬劉世榮,唯唯諾諾的馬屁精梁會計,精明算計刀子嘴的村主任媳婦等是劇中基層人物的典型代表,在我看來農村生活中學會如何處理復雜的人事關系才是更深刻的東西。鄉村并不像外表呈現出來的那樣恬靜優美,而在這美麗的外觀下充斥著的各種復雜的人情世故,也令下派到大槐樹村的馬向陽一時束手無策;正如梁守業的口頭禪“大智慧”一樣,在農村工作確實需要能與各種人物打交道的智慧,而能將渙散的農村世界團結起來尤其需要大智慧。馬向陽在與他們的交鋒中,運用了“大智慧”,但有時候也會束手無策,這也說明了解決農村農民問題不是那么容易的。
改變落后共圓致富夢。土地在農村是農民生活的來源,土地問題是老百姓最為關心的大事。劇中馬向陽幫助秋香要回二叔強占的兩壟地、修路、蓋大棚、建超市、推廣大槐樹村等一系列舉措,在帶領群眾發家致富的同時,不斷增進與群眾之間的感情,贏得群眾的信任。同大槐樹村一樣,當下的眾多農村都面臨年輕人外出打工,老人孩子留守的尷尬境況。對于我們大學生村官來說,如何發揮好村官的作用,在現有的條件下幫助廣大農民想出路、謀點子、找對策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馬向陽下鄉記》劇情很真實也很寫意,同樣的人生抉擇,類似的工作經歷,讓我很受感觸。對于剛剛踏入工作崗位的大學生村官來說,人生的路還很漫長,相信在各級領導的關懷和廣大群眾支持下,平和的心境、樂觀的態度有助于從容面對復雜的工作和人際關系。只要我們愿意沉下身子、放低身段,熱愛基層,服務基層,用馬向陽所擁有的農村式的生活智慧,以村民聽得懂的語言,多傳達和解讀國家政策,多到農戶家里坐一坐、聊一聊,傾聽他們的心聲,了解他們的實際困難,用樸實真摯的情感對待群眾,相信在基層這片土地上,一定能夠描繪出下一個新時代村干部楷模——馬向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