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官雖小,村官干的事也很簡單和平凡,但我想,只要把這些群眾最關心、最迫切、最急需的事情干好了,就會青春無悔。”
濟寧微山縣韓莊鎮付元村是一個不到150人的小村子,一位女大學生村官的到來,打破了以往的沉悶。這個女村官就是李貞。她說:“我是喝著微山湖的水、吃著微山的麥子煎餅長大的,在我看來,城市多個大學生可能無所謂,但在農村,就不一樣了。趁年輕,我要回去為家鄉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6年來的努力與堅守,使她成為了付元村的“外姓閨女”。(10月26日 中國青年網)
這是女村官李貞的奮斗青春。在別人看來,放棄優越安穩的電廠工作,下鄉當村官是典型的是傻子行為,可是在她看來,秀美的山水、樸實的村民,尚待開發的農村經濟都是她奮斗的青春戰場。在她看來,她所做的事最平凡也最普通,卻淋漓展現了她汗水遍灑戰場的奮斗價值。
她深入基層,多方奔走,為付元村的村民們爭取到了修路的24萬元,解決了他們的出行難問題。先修路后致富,為了早日帶領村民們走出貧窮,她放眼長遠,立足實際,用自己的勇氣和信心打動了當地一家龍頭企業,走出了一條適合自身發展實際的致富之路;她成立了以她個人名字命名的黨代表“個人工作室”,及時為群眾排憂解難,努力為村民辦實事,為政府分憂;她事必親恭,關愛留守兒童,修路、建鴨棚……她心中裝的是百姓,虧待最多的是自己的家庭和年幼的女兒……舍小家為大家,在奉獻、忘我的奮斗青春歷程中,李貞交出了一份份村民滿意的答卷,得到了村民們的贊許和擁護,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
美麗鄉村的建設需要大學生們的積極參與,需要他們用知識和熱情來改變農村落后的短腿;美麗中國夢需要更多像李貞這樣的熱血青年,需要他們用奮發有為的青春來共筑階梯,實現夢想。青年有為,國家有望。美麗中國夢的實現不是紙上談兵,它需要的是我們踏踏實實的工作,勤勤懇懇的奉獻。誰的青春最美麗,是這群可愛的大學生村官們,正是他們這樣的無私、忘我、開拓、創新才引領了今日的中國走向繁榮、富強,這是青春的足跡,更是當代青年有方正的“奮斗”所書寫的壯美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