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扎根”難,難就難在它“地形復雜”—工作難處理,“土壤貧瘠”—生活條件差,“缺肥少水”---福利待遇低。作為從“校門”直接到“農門”的當代大學生,既然選擇了走村官這條路,那就要安心扎根基層、傾力奉獻才干,爭當“三有”大學生村官。
一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指引方向的燈塔。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村官,心中要始終亮著一盞明燈,那就是對農村發展的期待和憧憬。要自覺把村官小崗位變成歷練的大舞臺,敢于叫響“崗位可以平凡,業績拒絕平庸”的口號,堅定理想信念,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把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做好,干一行、愛一行、精一行。
二要有樸素的愛民情懷。感人心者,莫過于情。農村工作直接面對的是善良、淳樸的群眾。作為大學生村官必須要有農民群眾之間建立濃厚的感情。有了這份真感情,才能把來訪群眾當家人,把群眾來信當家書,把群眾反映的問題當家事,把群眾工作當家業;才能急群眾之所急,想群眾之所想,辦群眾之所盼,真心實意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
三要有踏實的實干精神。溫家寶曾說過:“既要仰望天空,更要腳踏實地。”實干精神是支撐一切思想的地基。作為大學生村官要迅速將工作的“新鮮感”上升為“責任感”,踏踏實實摸門道,兢兢業業干工作,不要好高騖遠,也不要怨天尤人,而是要找準位置,扎扎實實地做好每一件該做的事情,善于總結反思,及時汲取經驗教訓,不折騰,不懈怠,不氣餒,堅信只要播散下希望的種子,就一定會有沉甸甸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