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最近在農業大省四川采訪發現,不少大學生挑起基層農村“一把手”擔子,成為農民致富奔小康的領頭人。他們說,農村、基層同樣是實現夢想、體現人生價值的廣闊舞臺。(7月3日新華網)
一群年輕人,懷揣著青春的夢想來到基層,雖然外面的世界很精彩,雖然當初面帶羞澀,踏出大學校園,對農村還心存陌生感,但經過實踐證明,大學生村官們確實發揮了自己的光和熱,在農村闖出了一片天地。
時而冒出的村干部辦事不公,落實惠民政策時注重遠近親疏等負面新聞刺激著大眾的神經。一方面村干部是最直接和群眾接觸的群體,他們的形象直接影響黨和政府在群眾心目中的形象,一方面村級權力運行是國家權力的基石,是國家政策落實好壞的關鍵環節,如果沒有高素質的基層干部隊伍,必將嚴重影響權力大廈的穩固。
在信息化時代,越來越多的基層辦公需要靠電腦來完成,而今的基層干部更需要有知識、有文化、有才干的年輕人來勝任。大學生村官們接受過系統的知識培訓,在校園里就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有明確的職業規劃和事業規劃,是非觀念清晰,能夠算清楚違法違紀的成本和代價。在村落社會,由于和村民沒有親疏遠近,能夠更公平地對待每一位村民,能夠更好地落實國家的各項政策。
雖然基層很寂寞,但是在廣闊的農村天地,同樣有大學生村官們發揮的空間,一方面,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面臨就業壓力,需要展示的舞臺,需要一個平臺來實踐自己的所學和所知;另一方面,基層求賢若渴,需要一大批有志向、有能力的年輕人帶領群眾致富。
在2007年,四川首批大學生村官正式上崗后,受到了來自社會的廣泛質疑:“這些從學校出來的娃娃能被群眾接受么?他們在農村呆得住么?”但是,時隔六年,如今四川丹棱的這批大學生村官們,用他們的實際行動告訴我們,他們不僅扎根農村,還挑起了農村發展建設的大梁,也為大學生村官群體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四川新聞網太陽鳥時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