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河北圍場不斷加大定向招錄、優先招聘服務期滿大學生村官工作力度,促進大學生村官有序流轉。自2008年以來,全縣共選聘大學生村官83名,有序流轉54名,其中有20名通過“定向招錄”考錄鄉鎮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2名考入國有金融機構。(8月25日 光明網)
自2008年3月份中央部署實施大學生村官計劃以來,截止2013年底,全國累計選聘41萬名大學生到村任職,目前在崗22萬多名。大學生村官已成為農村發展致富的一支生力軍和突擊隊,深受廣大農村人民群眾的普遍歡迎和喜愛。
但是我們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部分大學生村官想通過兩年或者三年的努力工作先贏得兩三年的基層工作經驗,再利用“大學生村官”這個“朝陽崗位”作為日后調離和升遷的跳板。也正是出于這種想法,他們到村任職之后,熱衷公務員復習備考,對待村里工作被動應付,浮在水面,沉不下身子,更談不上一頭扎進田間地頭、與農民打成一片、融入其中,這大大降低了廣大農民百姓對大學生村官的期望和公信力。
當然,剛從學校畢業的大學生想通過幾年在農村工作的機會了解國情、熟悉基層、心貼群眾、困境歷練、積累經驗,進而進一步走上公務員的崗位,為更好地服務農村建設、國家發展做好鋪墊,這也沒有錯,這也是大學生村官服務期滿后,國家鼓勵的幾條出路之一。
包括大學生村官在內的每一個當代中國人,都有一個中國夢,而中華民族的復興絕不不僅僅是城市的復興,廣大農村的全面、有效、可持續發展才是“中國夢”實現的難點和關鍵,更應該受到關注。
既來之,則安之,已經來到農村工作的大學生村官們,應該立足本職崗位,珍惜機遇,腳踏實地,迎難而上,刻苦磨練,不虛度年華,同時為我國“三農”發展實實在在的做出自己的貢獻。一切的一切都不為別的,只為我們深深愛著自己的祖國,只要祖國需要的,我們都應該不辭辛勞、一馬當先、默默付出、無私奉獻。
年初,習近平總書記在給張廣秀的回信中寫到,“希望大學生村官熱愛基層、扎根基層、增長見識,促農村發展,讓農民受益,讓青春無悔”,大學生村官不應辜負國家和人民的期望。6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講到國民教育體系建設時,強調“讓每個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對于當代大學生村官來說,現在的崗位就是他們打開通往成功成才大門的重要途徑,是他們一生中難得的出彩機會。
大學生村官盲目跟風“公考熱”,有違大學生村官工程實施的初衷。徹底遠離“干得好不如考得好?”的疑問,做農民父母兄弟姐妹的貼心親人,力所能及幫他們幫他們排憂解難,在農村“沉得下、待得住、干得好、擔得起”,真正成為新農村建設的“中流砥柱”。